首页
 
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
010-53687586
010-53687586
1076168283@qq.com
102600

公益活动

寻访红军故土,汲取红色力量 ——福州大学实践队走进宁化

来源:    作者:中视融媒网 点击: 时间:2023-08-03

  中视网福州通讯员(覃伟真、黄成宇) 讯:  近日,福州大学“福见宁化,福满客家”实践队走进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的宁化,寻访红军故土,汲取红色力量。

         淮土红军街红色文化:走长征旧路,听感人往事

贯穿历史过往的红色精神,直至今日,仍高举旗帜,挥舞着旗摆,指引方向。福州大学“福见宁化,福满客家”实践队于行程第一日下午前往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实践学习。

实践队队员于长征出发地合影

凤凰山红军街位于淮土镇凤山村的中心区域内,沿街两侧都是明清时期土木结构传统建筑,设有店铺、作坊等。

实践队队员正前往红军街

1929年,毛泽东、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在此处安营扎寨。据当地村民回忆:“当时,这条街上住满了红军。当年红军为了不扰民,就住在百姓的屋檐下、祠堂、寺庙等地”,这也印证了“红军街”之名得来的原因。到了1934年,中央红三军团第四师及驻宁化各部队1.4万多红军在此集结待命,于10月初整装待发,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。

实践队队员前往列宁小学

红军街上风景依然,红色依旧,民风质朴。

在淮土镇团委书记钟雨婷同志的带领下,实践队成员们寻访红军街,认真倾听钟书记为我们讲解红军街的历史。实践队队员蓝祺表示,“今天是实践队队员前往列宁小学

红军街上风景依然,红色依旧,民风质朴。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革命换来的,是他们用铮铮铁骨,托起明天的太阳!是他们用不屈不挠的大无畏,铸就祖国的辉煌!革命先辈的英名永垂不朽,精神万古长青!”。

淮土镇团委书记钟雨婷带领实践队队员回顾红色记忆

 

作为红军街原住民,实践队队员夏凌峰邀请了其他成员去家中小憩,尽管言语不尽相通,但有热茶一壶,冰镇荔枝一盆,清凉西瓜数片。实践队队员李雅道:“我第一次吃到这样甜的荔枝,想再多来几次。”

实践队成员们在红军街

 

实践行至五通庙,了解到当年红四军二十九团一连进驻凤凰山后,把连部设在五通庙,并在门前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思想。而之后由于战争激烈,伤病员多,也曾在此设立临时救护所。钟书记告诉实践队队员,“我们淮土一直都是宁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,但你们会发现这五通庙后山上的树木格外茂密,其实是因为当时物资困乏及医疗落后,许多先辈在此壮烈牺牲,以此为家。朱德先生在此题词,“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,我们活在你们的叮咛中。”人们敬之爱之,成就了此片枝繁叶茂。实践队队员陈心怡感慨道,“这真真是化作春泥更护花,烈士英魂传千载!”

五通庙后山枝繁叶茂

欲淬其志,先炼其身。实践队队员们不惧骄阳,前往攀登小长城——红军踏上万里征途的地方。汗如雨下,浇不灭队员们拳拳向往敬爱之心火;山陡如崖,阻不断队员们追赶先辈的步伐。攀至最高处,队员们心中只饱含着深沉的敬意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,“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,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”。在小长城实践队队员游凯玟感慨道:“淮土梨树村小长城是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战场,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奠定了今天的幸福生活。今天,我们行至于此,缅怀先烈,铭记历史。”

小长城顶上景观

红旗猎猎正作响,新发之硎正蓄势。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,是乡村振兴中特色优势资源,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深刻指出:“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、永不过时,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。”作为最朝气蓬勃的一代,队员们应接过时代的火炬,赓续红色基因,再迈红色征途。

宁化县长征纪念馆:重走长征路,赓续革命情

旗手引前路,亿众续长征。实践队成员抵达“宁化长征精神教育基地”参观学习,通过“沉浸式”体验参观,从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,多层次深入了解重温长征精神,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传承创新长征精神。

实践队成员沉浸式体验红色革命纪念馆

 一张张图片诉说着历史的悲壮,一件件文物展现着革命的艰辛,通过一个个镜头、一段段介绍、一句句展望,以画释事、以图说史,带领我们回顾了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足迹。实践队成员吴欣悦不禁感慨道:“三明丰富的红色资源见证了一代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,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,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,红色传统发扬好,红色基因传承好,致力于让三明红色文化走出去,让更多人了解、爱上三明这块红土地。”

回顾百年波澜壮阔,革命志士坚定理想信念,砥砺先行。翻开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,无数革命志士用热血书写忠诚,践行着不忘初心的铮铮使命,每一件被革命洗涤过的文物,都流传着令人难忘的红色故事,看着陈列的文物,重温着红军长征革命的历史。我们青年一代要争做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的新时代青年,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中赓续传承,开拓创新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责任编辑:zswzyj

关闭